他为什么能活到100岁~话长寿秘诀
2023-10-13一年一度全球瞩目的“诺奖”桂冠摘取期又到了,2023年诺贝尔奖各大奖项※逐次揭晓。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荣膺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有效信使核糖核卐酸(mRNA)疫苗得以开发。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皮埃尔·阿戈Ψ 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德国科学家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瑞典科学家▂安妮·卢利尔(Anne L’Huillier),以表彰“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
-
诺贝尔化学奖
-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蒙吉·巴文迪(Moungi Bawendi),路易斯·布鲁斯(Louis Brus)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表彰他们关于“发现合成量子点”的贡献。
-
诺贝尔和平奖
-
2023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现年51岁的伊朗女性权益活动家纳尔吉〖斯·穆罕穆德(Narges Mohammed),理由是表彰她为伊朗的被压迫女性及其他大众所进行的抗争。
-
诺贝尔文学奖
-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以表彰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2023年诺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的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她首次全面介绍了几个世纪以来妇女的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她的研究揭示了变化的原因,以及剩余性别差距的主要来源。
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亨利·基辛格,一个在中国孩子的历史课本中出现了快半个世纪的名字,100岁了!
100岁基辛格长寿秘诀是什么?
很少︽有人在100岁时仍然有影响力。他们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即将死去,身心都很虚弱。
基辛格是目前唯一高龄100岁的、并且仍在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长寿政治家。虽然每年都有谣言传他去世,但老爷子依然精神矍铄、身康体健。
这也印◢证了《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一书中的那句感叹:“当代既受人敬重又遭人痛恨▆的政治家自然也包括美国国务卿,而其中╳没有哪个人比得上基辛格。”
今年7月18至21日,这位100岁的老人,成为中美两国瞩目的焦点人物。人们好奇,这位驼背、肥胖、做过5次心脏手术、右眼失明、戴着两只助听器、穿着深色西装、透过他标志性的眼①镜严肃地凝视着的老人,居然还可以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来北京出差。而在短短的数天时间里,他的活动非常满,似乎并不受时№差与年龄的影响。人们在感叹拜登政府朝中无人,还要劳烦这位百岁长者出面协调中美关系之余,不免也会惊叹,基辛格这把年纪竟然还能不惧舟车劳顿万▽里出行,他的健康长寿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今年,基辛格在自己100岁生日前,对自己的长寿表达了“困惑”,他调侃是父母基因好,继承了家族非同一般的长︾寿基因。实际上,衰老一直是基辛格最大的敌人。
2000年6月,他在欧洲访问时遭遇了轻微中风,由于栓塞而损害了他的右眼视力,多年后右眼慢慢失明了。其后,他的听力也受到了损害,需要戴着两只助听器。
基辛格的身々高是←1.75米,但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造成驼背,现在看起来只有1.65米左右,走路还需要拄着一只拐杖。
超级“工作狂”
尽管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基辛格的头脑仍然非常清晰,虽然有时似乎思维缓慢,但表达仍■然“像针尖一样准确”。
基辛格即使年事已高,但他退而不休,近年依然会就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外交议题发表意见。他精力充沛,连新冠疫情也未令他放慢脚步。自2020年起,他写完了两本书,并开始写第三本。今年以来,他已乘飞机在全球15个地方举办活动,或会见政治人物。这次到访北京,更是他100多次到访中国。他还保持着敏锐的认知能力,真让人感叹他的健康与长寿。基辛格在解释自己的思维与观察,为何仍然保持敏捷时称:“我想我长寿的秘诀是,我有幸做一些我着迷的事情,我可以参与其中。我还没有退休,也不打算退休。我要研究我认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还在工作的目的。”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精力充沛每天工作15小时的老人,还是一位病人。基辛格有40多年的心脏病史。不过,基辛格生活习惯并不“健康”:“工作狂”、不爱好运动、常吃油炸、熏制食物、熬夜、喝酒。而且,他已⌒ 经接受了5次心脏手术、右眼失明、双耳佩▓戴助听器,还曾患中风、栓塞和骨质疏松。
好奇心、使命感——最好的养生
卸任美国国务卿后,他一直对∮政界保持着极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基辛格屡屡对中美关系提出各种层面的忠告。
在基辛格100岁生日前,他接受了《经济学人》长达8个多小时的采访,思路之清晰让人惊叹,虽然战略家那种纵横捭阖的气势依旧,却也同样的逆耳:
当整个西方世界的对抗情绪已近高点时,他说,美国不要曲解中国的雄∮心,“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和平相处,但两国已走上相互冲突的道路”。
基辛格几乎从没有停止过思考。在自己的生命历程整整走过一个世纪之际,继《论中国》《世界秩序》之后,基辛格再次推◥出了新书——《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深刻论述。
一位百岁老人vs一项新潮科技,对于这样的组合,如果你抱有的是“廉颇老矣”式的迟疑,那么,或许这句朴素的忠╳告你还是应该听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Chat-GPT炒起了一轮轮股价上涨、全球科技公司都在跟进时,他说,“人工智能这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可能在五年内成为影响全球安全的关键因素”,中美两国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对话……
主要@ 大国不应等到危机发生才开始就这些演变的战略、学说∏和道德影响展开对话。如果它们对此坐视不理,影响将是不可逆的。
限制这些风险的国际努力势在必行。
然而无论哪个领域的专学,都无法单枪匹马地理解一个▽机器能够自主学习和运用逻辑的未来,而这种学习和运①用的可能已经超出目前人类理性可及的范围。
因此,各个社会必须展开合作,不仅是︻为了理解,也是为了适应这样的未来。
基辛格在《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让我们这些后辈自行决定未来应该是何种模样。
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在人类的掌控之中,而我们△的使命,就是以我们的价值观来塑造它。
回顾基辛格整整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这种“不合时宜”或许便是他的人生底色:
作▂为一个犹太人,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作为一个成长在二战中的美国人,却只想做一名会计养家糊口;作为一名哈佛政治学博士,却研究冷门的历史,最々终没能留校;秘密访问敌对阵营的中国;卷入拉美政变拒不悔改……
他被打上了诸多标签,“善于钻营”、“冷酷残忍”、“极度现实”、“热衷阴谋诡计”,以至于成为了各种阴◥谋论的主角——“释放HIV病毒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光明会中最权威的幕后操☉纵者之一”……
作为一个同时在人类智力世界和权力世界都达到鲜有高度的强者,基辛格一生都在突破这些偏见。
基辛格几乎见证了百年以来人类所有的重大◥变迁,他以自己的历史之眼洞悉到了人类将面临的一场巨大危机,嗅到了每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冲突开始前相似的气息。
历史对≡他而言永远重要:
现在虽然不会完完全全№地重复过去,但必定▓与过去相似,因此,未来也必定如此……
基辛格敬畏历史胜过敬畏理论,因为其中藏着他至高理想的终极答案——人类和平。